西安市航天基地孙小燕起名馆

您有2条未读询盘信息!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聚焦

东华理工大学特色科技助力防汛

所属分类:时事聚焦    发布时间: 2020-07-19    作者: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朱天星)近日,“江西防汛进入战时状态”“江西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江西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一批东华理工大学“高科技”迅速出动,为保护沿江群众生命财产安筑牢“安全防线”。

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堤坝有无洞穴;用电阻率成像探测堤坝有无渗漏;利用无人机即时监测河势险情;水位监测仪动态监测危险堤坝……“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汹涌的洪水,脚下是守护生命的堤坝,身后是赖以生存的家园。守堤,就是保卫家园。”学校党委书记柳和生介绍,“7月11日,全校成立以青年党员教师为主的防汛巡堤先锋队,200余名志愿者冲上一线,以科技为防汛助力。”

7月12日的瓜洲圩堤上,有一群人,戴着草帽,身穿救生服,一大早就在圩堤上忙开了。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院长邓居智教授跟同事们来到这块学校防洪责任区,他们的工作是给负责值守的堤坝“做CT”。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堤坝安全是抗洪抢险中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我们及时探测到险情,才能防患于未然。”说着,团队成员陈辉博士从箱子里拿出一卷卷黄色电缆,上面串着上百个像“钢钎”似的金属电极。他和同事们将电极按网络打入堤坝土体内,*后再将电缆接头连接三台“神秘”的小箱子。

箱体一打开,“看!这个探测‘神器’是学校自主研发的DSDT-1型双分布式三维电阻率成像系统。”陈辉介绍,“电流在地下碰到的不同地质体,将导致测量电场相应发生改变。当我们启动与电缆连接的主机,就可以自动采集堤坝内部电阻率的分布数据。根据结果,我们可以‘透视’坝体结构,快速判断堤坝是否存在空洞、裂缝、土层结合松散、管涌、渗流等隐患。”

“整个过程,如同为堤坝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CT检查,能有效做到‘提前防范、提前预警’,确保堤坝安全,避免‘带病抗洪’。”邓居智进一步介绍。他带领团队研究这项“工程地质灾害精细探测新技术”已有20余年,被广泛运用于煤矿安全隐患检测、地下空洞探测、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垃圾填埋场渗漏探测及考古(海昏侯墓探测)等领域。

暴雨后的烈阳照晒着地表,午后的气温高达38度。邓居智时不时擦擦满脸的汗珠,但他一点也不觉得累,“在生死攸关的抗洪抢险现场,时间就是生命,比起人力排查,仪器探测更安全、更高效。这个时候,我们地质人必须挺身而出!”

这样的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多,学校测绘工程学院使用无人机开展河势险情检测,为制定抢险方案提供便利;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利用动力触探实验,对危险地段坝体进行动态监测……“学校多个科研团队积极响应、主动出击,一支支‘科技尖兵’不怕艰险、迎难而上,为助力打赢防汛抗洪工作攻坚战贡献力量,生动诠释了东华理工人的为民初心与责任担当。”校长孙占学说。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